英国留学申请常见的诈骗手段介绍palm21(2022/9/16 11:55:04) 点击:
49627 回复:
0 IP:
116.* * * 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等名义进行诈骗,谎称当事人有重要信函、文件或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
由不法分子假冒的“警官”及“检察官”恐吓当事人涉嫌洗钱、伪造证件或贩毒等罪行被通缉或者限制出入境,甚至上传印有当事人照片的所谓“逮捕令”、“管制令”,要求当事人配合国内公检法机关调查,诱导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注意事项:
警惕任何诈骗电话,不要在电话里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听信任何“有包裹和重要文件在使领馆需要领取”、“家人失踪或被绑架”等谎言,不要依据电话引导向任何人转帐汇款。
中国驻各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领取包裹/信函、或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不会为当事人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电话进一步联系,更不会索要账户信息及密码、要求转账或汇款等。
骗子大多是使用的是篡改显示号码,或相近的号码给你拨打电话,所以你看到的来电显示是真的大使馆或机构的号码,但是都不要相信。
退税诈骗
诈骗犯利用和大学邮件相似的网站地址进行诈骗,就像 uc.ac.uk。
他们发给学生告知其现有退税的机会。且信息中都会带有一个链接,待点击链接后,就有一个要求输入银行信息的页面跳出,并要求学生输入银行信息。
诈骗犯们会复制gov.uk网址上的品牌、知名的信用卡等,因为这样可以让信息看起来更"真实"。看到这些熟悉而“规范”的内容,学生们会更加深信不疑。
物流公司诈骗
常见的有假冒物流公司的,一般是骗子自称是DHL公司,或UPS公司的,说是国内的海关扣了你在英国的包裹。
正常情况,遇到英国海关扣包裹的问题,官方的方式是,首先你在查询包裹物流情况的时候,会在页面上出现,你的包裹在海关那里停留,接着海关会给你英国的地址发一封纸质的信,然后你按要求后,包裹会自动还给你。
换汇/学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混到留学生交流群里,并用大多数留学生换汇手续麻烦的心理引诱受害人上当,汇率相对较低一点,能吸引受害留学生。
还有一些骗子声称通过他们交学费能得到95折优惠,而能到优惠的原因是因为信用卡的额度。
虽然骗子说会将付款成功的信息发给学生,但结果却是学生将学费打入付款人账户,而学校却没有收到学费。
租房诈骗
来英国生活,住房可以说是和学习同等重要的大事,留学生被骗的最多恐怕就是租房了。
一种情况是,房东会让学生提前交付一个月的定金,但是到达英国后,房东却不见踪影。
除此之外,骗子惯用的方法是利用低价位诱惑学生看房签合约交钱,但其实却同时将同一套房租给多个人。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签合约时看清条款内容并检查房屋拥有权文件。
虚拟绑架诈骗
这类案件针对留学生本人,直接实施对象是在国内的留学生亲属。这类案件可以犯罪分子往往是多人组合。犯罪分子先是与留学生本人取得联系,并以不间断骚扰电话“轰炸”形式,让受害留学生关机或者电话无法打进。
然后犯罪分子直接冒充国外警察,以警方正在抓捕受害留学生为由,让其保密案件,不让他告诉任何人,把平时用的手机关机,也不准上网,用另外的手机号跟这个骗子单线联系,骗子再利用这个机会跟家属诈骗,家属联系不上受害人,觉得是真的被绑架了。然后以各种花招,促使家长抓紧支付“赎金”。
同学们在国外留学与父母的距离特别远,因为时差无法保持日常频繁的沟通,造成的误会也会高很多,所以希望同学们遇到这些事情时,一定要及时确认消息后再采取行动。
机票诈骗
疫情期间,很多航空公司机票紧张,一些骗子会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发布机票信息,还会伪造票务信息让学生放松警惕,往往在你咨询订单、网银转完账后就消失不见,这种情况请同学们务必擦亮眼睛,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机票。
代写代考诈骗
每个同学都会加入各种中国学生的群,里面经常会混入一些骗子,其中代写代考是很常见的诈骗方式。留学生代写,尤其是朋友圈、微信的代写,十个有九个是坑,另一个是神坑!
学生群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不要拿自己的学生生涯开玩笑,动了歪心往往得不偿失。
如何预防留学陷阱
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信息时,第一时间联系中国驻外大使馆或者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中心12308进行询问核实以及寻求帮助。骗子的手法千万种,最后无外乎就是要骗你钱财,因此我们要注意:
1、不要“贪”,不要“怕”。不要贪便宜、不要贪便利、不要贪色,不要怕恐吓、不要怕未经确认的事。
2、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也不会直接参与处理公民财物,包括处理资金账户、信用卡、邮件包裹等事宜。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3、国内公检法等机关按程序办案,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4、如有任何电话要求当事人切断与亲友的联系,或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做处理。即便紧急情况下驻外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要求提供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
5、在任何情况下,做出转账汇款决定前,要与朋友核实。
6、保护好个人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在LinkedIn和Facebook上不要留自己的电话和住址;在不了解的网站不要轻易输入个人信息;如果来电人向你索要钱或询问个人信息,要先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外出消费,刷卡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你的视线。
7、利用网络做调查。通过互联网使用关键词“evaluate”、“complaint”、或“fraud”搜索该公司或产品的名字,也可以直接搜索该电话号码或者邮箱,看看是否有人举报其为诈骗电话。
8、跟父母也沟通下国外的诈骗信息,把自己在国外的1-2个好友的联系方式给到父母,如果联系不到自己,让父母也可以联系自己好友确认。
9、如果信用卡发现被盗刷,要马上联系银行,要求冻结,并告知被盗刷了。
10、如果发现受骗或听到家人被骗,要立即向警方报案,联系报告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
记住这些电话号码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英国使馆:+44-20-74368294(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44-161-2248986(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44-131-3374449(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44-7895306461(手机)